手机版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有哪些(《高考化学复习学案》—晶体结构与性质)

时间:2024-11-18 09:01:01

高考化学复习学案

第41课 晶体结构与性质(上)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

等离子体:由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粒子组成的整体上呈电中性的物质聚集体。

液晶: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的物质状态。

二、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分方法

测熔点: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测物理性质:晶体有各向异性,非晶体有各向同性。

X射线衍射实验:这是最可靠的方法,晶体的衍射图上有明锐的峰。

3、得到晶体的途径

注意: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熔融态物质冷却凝固,有时得到晶体,但凝固速率过快,常常得到肉眼看不到的多面体外形的粉末或没有规则外形的块状物,甚至只是非晶态(玻璃态)。

三、晶胞

1、晶胞概念

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从晶体中“截取”出来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

一般取最小的平行六面体:8个顶角,三套各4根相同平行的棱,三套各两个相同平行的面。

2、晶胞的排列方式

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将晶胞沿着不同方向(如棱、对角线等)平移,可以与下一个晶胞重合。

3、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微粒数

顶角上的微粒:为8个晶胞共有,有1/8属于该晶胞。

棱心的微粒:为4个晶胞共有,有1/4属于该晶胞。

面心的微粒:为2个晶胞共有,有1/2属于该晶胞。

体心的微粒:整个属于该晶胞。

注意:上面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平行六面体形的晶胞,有些晶胞不是平行六面体,可根据实际空间结构确定微粒为多少晶胞共有,再进行计算。

四、常见的晶体类型

1、常见的四类晶体

2、典型的晶体结构

(1)分子晶体(冰、干冰)

干冰:二氧化碳分子位于晶胞的8个顶点和6个面心,每个晶胞有4个分子。晶体采用分子密堆积,每个CO2分子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O2分子有12个,即配位数为12。

冰: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以氢键结合,1 mol H2O最多可形成2 mol氢键。配位数为4,空间利用率低,所以冰的密度相对较小,比液态水、干冰小。


(2)共价晶体(金刚石、二氧化硅)

金刚石:

碳原子采取杂化,键角为109°28′。每个碳原子与周围紧邻的4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成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伸展形成共价键三维网状结构。最小碳环由6个碳原子组成。

晶胞中有8个C原子在顶点,6个C原子在面心,4个C原子在体心。将晶胞分成8个小立方体,体心的C原子在其中4个相间的小立方体的体心,位于体对角线的1/4处。

二氧化硅:


Si原子采取杂化,每个Si原子与4个O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一个硅氧四面体,每个O原子被2个硅氧正四面体共用,Si原子与O原子数目比为1∶2。最小环上有12个原子,包括6个O原子和6个Si原子。


(3)离子晶体(NaCl、CsCl)

NaCl型:每个周围有6个,6个围成一个正八面体,每个周围有6个,6个围成一个正八面体,配位数均为6。每个晶胞含4个和4个

CsCl型:每个周围有8个,每个周围有8个,配位数为8。(注意图中的小立方体为晶胞。)


(4)过渡晶体

纯粹的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是不多的,大多数晶体是它们之间的过渡晶体。

氧化钠、氧化镁等晶体中的化学键偏离子键,通常当作离子晶体;氧化铝、二氧化硅等晶体中的化学键偏共价键,通常当作共价晶体。

(5)混合型晶体(石墨)

石墨中C原子采取杂化,层内每个C原子与另外3个C原子形成σ键,这类似共价晶体,所以石墨的熔、沸点很高。

层内每个C原子未杂化的2p原子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大π键,每个2p原子轨道中的1个电子可以在整个层内移动,这类似金属晶体,所以石墨是电的良导体。

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结合,这类似分子晶体,所以石墨的硬度很小。


练习:

1、(2023·北京)中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制得大面积单晶石墨炔,是碳材料科学的一大进步。

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石墨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中均有碳碳原子间的σ键

B.三种物质中的碳原子都是杂化

C.三种物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D.三种物质均能导电

答案:A。

2、(2023·山东)石墨与F2在450 ℃反应,石墨层间插入F得到层状结构化合物(CF)x,该物质仍具润滑性,其单层局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石墨相比,(CF)x导电性增强

B.与石墨相比,(CF)x抗氧化性增强

C.(CF)x中C—C的键长比C—F短

D.1 mol (CF)x中含有2x mol共价单键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