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
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圆明园开始兴建。清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
1860年,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清朝灭亡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建国后,中国政府对圆明园开始了保护整修工作。
圆明园大量仿建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其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
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种。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部分建筑包含大量宗教元素。
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圆明园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19年12月31日,圆明园遗址公园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辽代,帝王在北京西郊建造了玉泉山行宫。
明代,达官贵人占据北京西郊田园营建别墅。
明万历年间,皇亲武清侯李伟在这里大兴土木,首先建造了号称“京国第一名园”的清华园(故址在北京大学西墙外)。
嗣后米万钟又在清华园东墙外导引湖水,辟治了“勺园”,取“海淀一勺”的意思。
清代,皇帝也同样看中了西郊这块造园之地,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园林。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
清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同年正月,雍正帝奏准由内务府派员前往热河围场一带采伐林木。
自此之后,凡大内、西苑及三山五园营建所用木料,大部分来自围场。
清雍正三年(1725年)7月,内务府再委派商人于长生采办圆明园所需石料。雍正帝有朱批云:“于长生备石之事稍有耽搁,即将其议罪。”可以看出他建园的急迫心情。
清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扩建工程大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在赐园的南面修建宫廷区,严格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包括新辟的大宫门,还有左右外朝房和内阁各府各衙门的值房,这里日后成为皇帝在圆明园主政的主要建筑群。
第二部分,将原赐园向北、东、西三面拓展,构建曲水岛渚,增设亭榭楼阁,这部分构成了后来乾隆帝御题“四十景”的主体(其中至少有三十三景于雍正在位期间完工)。
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组群。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
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
在雍正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清嘉庆年间,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清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
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清乾隆九年(1744年),圆明园四十景全面竣工。
遭遇浩劫
清咸丰六年(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咸丰十年(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
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次日,军官和士兵就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法联军洗劫两天后,向城内开进。
同年10月7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后,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
”英法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军官和士兵们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同年10月18日,数千名英国骑兵奉命到圆明园放火。
圆明园以及位于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等处的宫殿、文物,全部在大火中化为灰烬。